
每个人有多少颗牙齿

从儿童时期六岁左右开始,随着乳牙的逐一脱落,到十二岁前后恒牙逐渐长齐,多数人在成年后会经历智齿的生长过程,这往往伴随着不适甚至疼痛,尤其是在智齿发炎时更为显著。一口健康的牙齿不仅关乎个人形象,还与整体健康息息相关;牙齿缺失过多可能引发其他身体健康问题。那么,一个成年人口腔中应有多少颗牙齿才算正常呢?
正常情况下,成年人拥有的牙齿数量范围在28到32颗之间,这包括了通常可见的28颗对称排列的牙齿以及可能存在的4颗智齿。儿童出生后约六个月开始萌生乳牙,至两岁半左右,20颗乳牙基本长全。六岁开始,乳牙逐渐被恒牙替代,这一过程延续到十四岁左右,形成28颗恒牙。智齿则大约在16至20岁间开始冒出,其数量不固定,有人可能一颗不长,有人则可能长出1到3颗,使得总牙数维持在28至32颗之间。因疾病或拔除智齿导致的牙齿减少,初期影响较小,但当牙齿数量降至20颗以下时,将严重影响咀嚼功能,进而干扰食物消化吸收,长期以往可能累及整个身体系统的正常运作。此外,牙齿作为维持身体平衡的关键器官之一,其数量不足还可能导致运动协调性下降,增加跌倒风险等。
牙齿的数量主要由遗传决定,个体差异明显。年轻人智齿的萌发或老年人因牙槽骨吸收导致隐藏的额外牙齿显露,可能会让人误以为又长出了新牙,从而对牙齿数量产生疑问。
成年人正常的牙齿数量约为28颗,加上可能长出的智齿。面对智齿带来的牙龈不适,我们应更加重视口腔卫生与牙齿保健,因为牙齿问题轻则引起炎症危害健康,重则导致牙齿丧失,影响生活质量。珍惜每一颗牙齿,就是珍惜自己的健康与幸福。